中医的疮痈指的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发生的化脓性感染。

疮痈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体内湿热蕴结所致。这些邪毒侵袭人体,与气血相搏,在局部形成炎症反应和化脓灶。疮痈的症状包括红肿、疼痛、发热、口渴、舌苔黄厚等。其中,红肿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、血流量增加;疼痛则是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神经;发热和口渴则是因为体内的免疫反应和代谢活动增强;舌苔黄厚则反映了体内湿热积聚的情况。

诊断疮痈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。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处的形态、颜色、温度等;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液常规、C-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等,以评估感染的程度和类型。治疗疮痈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,但一般包括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。常用中药有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等;必要时也可配合抗生素治疗,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。

患者应保持患部清洁干燥,避免挤压或搔抓,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继发感染。饮食上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有助于促进愈合和恢复。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