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沒有全程使用籐,但在製作籐編部份的結構上,初步的學習籐編的技巧以及處理籐材。(註:因我們學習的對象為花蓮港口部落的部落耆老林清進,文章中所提到的族語為阿美族語)

在我們目前所學的籐編的 kapitan(魚簍)、atapes(簸箕) 中,編織底部、身部為 si’owayen(籐篾),籐篾的處理是需要功夫的技術,初學者在處理籐篾時,時常削斷或是削的表面不平均。我們詢問阿公如何將籐肉去除方式時,阿公跟我們說可以利用輪胎的內胎作為保護手指的護具。

將籐條等分切之後,將籐肉去除可得籐皮,籐皮的運用極為廣泛,在過去沒有鐵絲或方便綑綁的物件,利用籐皮綑綁於建築,還有一些籐製工藝品皆會利用到籐皮綑綁的部分。我們在製作 kapitan 的底部,有學習到如何用籐皮與籐條捆綁固定的方式。